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98篇
  免费   931篇
  国内免费   535篇
耳鼻咽喉   86篇
儿科学   209篇
妇产科学   105篇
基础医学   881篇
口腔科学   184篇
临床医学   2543篇
内科学   1093篇
皮肤病学   399篇
神经病学   262篇
特种医学   55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1334篇
综合类   4406篇
预防医学   1927篇
眼科学   133篇
药学   1786篇
  14篇
中国医学   1953篇
肿瘤学   488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61篇
  2022年   281篇
  2021年   266篇
  2020年   355篇
  2019年   334篇
  2018年   403篇
  2017年   266篇
  2016年   326篇
  2015年   368篇
  2014年   834篇
  2013年   758篇
  2012年   967篇
  2011年   973篇
  2010年   818篇
  2009年   897篇
  2008年   882篇
  2007年   868篇
  2006年   687篇
  2005年   768篇
  2004年   725篇
  2003年   674篇
  2002年   682篇
  2001年   587篇
  2000年   508篇
  1999年   379篇
  1998年   387篇
  1997年   349篇
  1996年   291篇
  1995年   317篇
  1994年   288篇
  1993年   245篇
  1992年   207篇
  1991年   182篇
  1990年   151篇
  1989年   148篇
  1988年   123篇
  1987年   115篇
  1986年   93篇
  1985年   87篇
  1984年   80篇
  1983年   71篇
  1982年   59篇
  1981年   57篇
  1980年   32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13篇
  1965年   11篇
  1960年   12篇
  1959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小切口外剥内扎部分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 2005年—2011年间采用小切口外剥内扎部分缝合术治疗III~IV期环状混合痔200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200例患者均治愈,术后无肛门直肠狭窄,无肛门失禁、出血、感染及明显皮赘形成等并发症,随访 1~5年无复发。 结论:小切口外剥内扎部分缝合术治疗III~IV期环状混合痔,切除彻底、不易复发、损伤小、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 、不损伤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联合沙培林膀胱灌注治疗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6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均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术后1周开始定期行沙培林(5KE)膀胱灌注,观察疗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30.38±3.2)min,术中出血量较少,无膀胱穿孔。所有患者随访6-24个月,中位时间14.8个月,肿瘤复发率为8%,并发症发生率为20%。结论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与沙培林膀胱灌注联合治疗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免疫清除期,甲胎蛋白(AFP)与HBV DNA清除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处于免疫清除期发病2周内AFP升高5倍以上患者共58例,分为非抗病毒治疗组(下称观察组)31例和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组(下称阳性对照组)27例,另取同期住院AFP阴性首次发病的慢性乙型肝炎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患者30例作为阴性对照组。分析影响HBV DNA清除率的相关因素。结果阳性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患者均行抗病毒治疗,HBV DNA定量与各临床数据之间均无相关性,观察组HBV DNA定量与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AFP与HBV DNA清除具有显著相关性(r=0.8420,P=0.018),以下依次为ALT(r=0.7888,P=0.027)和总胆红素(TBil)(r=0.7816,P=0.032)。HBsAg(r=0.0480,P=0.413)和HBeAg(r=0.3356,P=0.191)与HBV DNA清除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对乙型肝炎免疫清除期AFP升高5倍以上患者,可先进行密切病情观察,根据病情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04.
作者自2004年5月至2005年4月对人工流产术中应用三种静脉麻醉方法的疗效进行比较,以探讨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5.
整体护理中营养护理配合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化整体护理是随着目前医学模式的转变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护理方式。整体护理强化了人是一个整体的思想,强调护理工作应以病人为中心,满足病人的各种基本需要,使病人在治疗康复或生存过程中保持最佳的身心状况。整体护理的实施需要除临床护理外多学科、多部门的多方位配合和支持,营养护理工作作为系统化整体护理支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之一,对医院整体护理的质量和整体护理水平的提高影响甚大。多年来,我院对住院病人综合满意度调查结果反馈显示:在众多护理项目中,营养护理的满意度相当低,以至于使护理工作的整体满意度降低。…  相似文献   
106.
107.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及其抑制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ssueinhibitorsofmatrixmetalloproteinase-1,TIMP-1)的含量变化,探讨其在脑梗死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39例2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发病24h,以及32例2型糖尿病非脑梗死患者、26例非糖尿病脑梗死组、36例健康体检者血清MMP-2和TIMP-1的含量。结果:2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血清MMP-2、TIMP-1水平显著高于2型糖尿病非脑梗死组、非糖尿病脑梗死组、对照组(P<0·05)。2型糖尿病脑梗死发病24h的血清MMP-2水平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正相关(r=0·286,r=0·327);2型糖尿病脑梗死发病24h血清TIMP-1水平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r=0·271),与HbA1c呈正相关(r=0·373)。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脑卒中分值)、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血清MMP-2和TIMP-1水平增高且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MMP-2和TIMP-1在2型糖尿病脑梗死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8.
骨折是骨科最常见的疾病。骨折病人大多数都要手术治疗后才能达到解剖复位和恢复功能。术后麻醉作用消失后病人开始感到伤口疼痛,术后24小时最为剧烈,凡是增加切口张力的动作都会加剧疼痛。如:翻身、活动等。2~3日后疼痛明显缓解,在安静不动的状态下可以忍受。疼痛除造成病人痛苦外,严重者还会影响各器官的生理功能。现简单介绍一下骨折病人手术后疼痛的护理。  相似文献   
109.
背景:临床上常可发现,脊髓损伤患者在排除了脊髓压迫与不稳定等因素外,许多影像学改变极为相似的患者其感觉运动功能的恢复程度差别却很大。研究表明为硬脊膜内的粘连、纤维索条的牵拉、脊髓本身的创伤后瘢痕化、软化、囊肿所致。目的:观察脊髓减压松解、神经组织植入治疗对陈旧性脊髓不完全性断裂伤的临床效果。设计:患者自身前后对照观察。对象:选择1994—06/2002—08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外伤性陈旧性不完全瘫痪患者16例。损伤平面T7-9 5例,T10-12 7例,L1,2 4例。16例患者均曾于伤时行脊柱减压内固定,4例后路手术患者于本次手术前已取出内固定。6例患者曾针对外伤性不完全瘫痪进行过高压氧等治疗。有尿便功能障碍11例;神经根性疼痛4例。按Frankel分级:B级12例,C级4例。单位: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方法: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开患者硬脊膜,将蛛网膜、软脊膜、齿状韧带、神经根起始段与脊髓的粘连及周围的纤维条索彻底解除。将被瘢痕缩紧段的脊髓行3~6个切口纵行切开、深0.1~0.2mm、长度超过损伤节段;若发现脊髓内囊肿,则切开后吸出其中液体。然后.将自身腓肠神经用显微外科方法去除外膜、束膜.并剪开、使神经组织的质地、外观类似马尾组织.将其排列呈多条状、纵行植入已切开的脊髓处或原囊肿腔内,用9-0的无损伤线与软脊膜适当固定。最后用外科防粘连膜和骶棘肌瓣覆盖。主要观察指标:患者术后感觉和运动及尿便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6例患者平均随访2.5年,均进入结果分析。所有患者感觉和运动均增加1级以上.11例术前有尿便功能障碍者症状明显改善,其中6例按Frankel肌力分级,双下肢主要肌群肌力术后较术前增加2级以上,达4级,恢复行走能力,10例增加1级。结论:解除硬脊膜内粘连,瘢痕段脊髓切开.自体周围神经组织植入桥接.可以明显改善外伤性陈旧性不完全瘫痪患者的尿便功能并恢复其部分感觉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10.
何芬琴  沈壁玉 《护理研究》2007,21(32):2945-2945
压疮是因为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致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而发生的软组织坏死[1,2]。压疮是临床护理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及早发现并予以正确的评估是治疗压疮关键的一步[3]。治疗压疮的方法很多,但压疮发展到三期,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极易发展到坏死溃疡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